广西人文:水系故事——广西府江的称谓是如何慢慢往下游消失的
细看唐宋二位蔡京的人生经历,那就不得不感叹,“蔡京”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什么风水冲突。
从一定意义角度来说,这个蔡京就是安南脱离的机会制造者。
大唐的三万兵马到了安南,南诏,安南自然有所忌讳了,不敢有小动作了,毕竟晚唐的水平再差,那也是瘦死的骆驼。为了震服边境,威摄南诏与安南,蔡袭上奏,说这三万兵马干脆就戍兵安南,免得边境再生事端。
唐代蔡京(?~863),山东郓州(今山东东平一带)人,他的诗作水平如何,这个各有看法,反正《全唐诗》里有几首,但他更为著名的,则是一首《咏子规》:
新解历史谜题:大明“最后的长城”蓟辽督师——袁崇焕出生地之争
广西人文:南宁三街两巷背后的忠勇玉碎故事——守城怀忠话苏缄
广西人文:地方志里宋,元,明中的三位皇帝在广西的故事传说
广西抗战史料:各县市抗战时期资料系列文章(文末附各县抗日阵亡官兵名单)
我在桂平,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。如果你喜欢,可以关注我!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!
本来蔡袭的这个想法很好,照这样下去,大唐的影响力下,安南估计也就老老实实的归于中原版图之内,也不会有后来安南脱离中央王朝的事情发生了。
一说就是因为朝廷听信了他,作罢安南戍兵,最后安南果真伺机再乱,蔡袭上奏说,就因为蔡京说了假话,犯了欺君之罪,最后朝廷把蔡京斩了几段,满门抄斩。然而,这就为安南后来脱离中央王朝而埋下了伏笔。
广西人文:广西最注重历史文化记载研究传承的地方——钦北防
不管是什么情况吧,反正安南被南诏拿下了,地方的这种大乱,朝廷当然不得不管,于是令蔡袭任安南经略使,领兵三万去平息南诏与安南的争斗。
出名在哪呢?那就是“惊破红楼梦里心”,据说现在四大名著中的《红楼梦》,就是曹雪芹看了蔡京的这首诗才起的名,至于真实度如何,这都成为红学家们的研究课题之一了。
他的奏折得到了批复,在咸通三年,岭南正式分东西,即岭南东道,岭南西道,这也是今天广东的“东”,广西的“西”的由来了。
广西人文:桂平担水埠——一种远去的生活方式,一个被遗忘的故事
由此,蔡袭连上奏书,并且还弄了《十必死状》,申诉到中书省,坚决主张自己的意见。但是,蔡京的官位高,朝廷还是信了蔡京,而驳回了蔡袭的奏请。
作为当事者的蔡袭则反对,他认为,南蛮各部只是表面臣服,看到大唐三万大军在这里,才不敢轻举妄动。贼心不死,他们肯定会伺机而动的,安南戍兵是很有必要的,即使不用三万大军,那留五千兵马也是是应该的,总之,对于安南这地方,军事上是一定要作防范的。
广西人文:藤县四王亭——太平天国含金量较高的四王
蔡京实际上算是岭南道的高级官员了。因为岭南道的总办公地在广州,要管理到桂、容、邕、安南府几个府,这多少有点不方便,所以,蔡京向朝廷打报告,把岭南道按东西分置。这样更便于对地方的管理。
在官场中,他的名声并不好,熟悉他的人,评价他是“性贪虐,多奸”,但是,他又会讨好上官,当时的宰相以为他是个“吏才”,就是指有为政才能的人。
广西人文:从恭城文庙说起,孔子万世师表的地位是如何确立的
就在这个时候,岭南地界发生了一件大事,那就是“南诏陷安南”。为什么这几个字要加引号呢,其实,关于这件大事,正史,野史有几种说法的记载,有说是南诏主动招事;也有说是安南自己惹的祸,反正各说各的理,也不知道信谁,最后结果是“南诏军攻下安南”。
最后兵败撤回桂州(今桂林地界),对于这样的一位地方领导,桂州军民也不接受他。而朝廷知道后,也罢了他的岭南西道节度使的职,把他贬崖州(今海南界)。
提到蔡京,十个人得有十二个会想到北宋的那个蔡京。没办法,一个历史评价的名号,就足以让世人记住:古代四大奸臣之一,
广西人文:名噪一时的太平天国王侯是哪里人?看看各县志如何记载
《咏子规》
不管这说法是正史也好,野史也罢,抛开其他,单就看书法作品本身,懂书法的人都会给他很高的评价。
下一篇:高校有哪些好笑的历史
Copyright © 2021 《岭南学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